全国土壤墒情总体适宜,冬麦区墒情苗情较好,当前要全力抓好春灌夺丰收
——2021年全国春耕春管墒情会商会召开
2月26日,全国农技中心召开2021年全国春耕春管墒情网络会商会,来自国家气象局、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及部分省级土肥水技术推广部门的专家参加了会商。
会商认为,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油菜等在田作物生长。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苗情普遍好于去年同期,应因墒因苗分类管理,抓好春灌夺丰收。东北大部积雪覆盖,江南、华南、西南墒情大部适宜,局地表墒不足。
据气象预测,3—5月份东北中北部、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偏多1—2成,土壤墒情将持续向好发展。华北、黄淮大部气温、降水与常年相当,有利于冬小麦拔节孕穗,要立足墒情、苗情实际,分类施策,肥水结合,促进高产。西北大部降水较常年偏少20%—50%,气温比常年偏高1—2℃,可能出现旱情,水浇地要以“节”为主,返青至拔节期灌1—2水,孕穗期补灌1次,旱地以“蓄”为主,采取抗旱蓄水保墒措施,及早镇压划锄,保墒提温,促进稳产增产。华南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1—2℃,降水较常年偏少20%—50%,发生季节性干旱的可能性大,要抓好抗旱保墒,提前蓄水备耕。
会议指出,土壤墒情监测是农情之基,是做好农业抗旱减灾、指导农民科学灌溉和推广农田节水技术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土肥水技术推广部门的主责主业和公益性职能,需要长期坚持和创新推进。各地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建立土壤墒情监测“三三二”工作机制。一是加大“三化”技术研究。即以自动化为重点,强化墒情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以信息化为核心,提高墒情监测及时响应与预测预报能力;以智能化为手段,强化监测成果表达和应用。二是推进“三方协同”,即推广、科研、用户三方协作,部、省、县推广部门三级联动,切实提高效率。三是强化“两个服务”,即对领导宏观决策服务和对农民生产的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墒情监测的支撑作用。
会议要求,各级墒情监测技术人员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加大工作成效宣传,扩大墒情监测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日期:2021-03-03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侵权必删
公司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光电路155号光电产业加速器(一期)
山东MS美狮贵宾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致力土壤墒情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仪、土壤水势测定仪的研发,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优惠,土壤墒情监测站质量过硬,土壤墒情监测仪售后服务好!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嫌疑,请作者本人直接联系管理员立即删除本站相关内容。
Copyright ??山东MS美狮贵宾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14883号-7 鲁公网安备37079402370876号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